生技獨領風騷 市值拚破兆

作者: 記者杜蕙蓉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4年2月4日 上午5:50

工商時報【記者杜蕙蓉╱台北報導】

生技產業挾著至少20年榮面的光景,加上各公司營運逐步上軌道,目前多頭主流氣勢不變,預期在金馬年裡,寶齡(1760)、F*太景(4157)、智擎(4162)和基亞(3176)新藥都有機會取得藥證,打進國際競技場下,類股今年還是盤面的多頭主流。

而且,不管是新藥、PIC/s學名藥廠、醫美、保健食品通路或醫材、醫管股都將各領風騷,推升股價和市值的成長,破兆市值也是指日可待。

就初步統計,目前已有神隆、金可、精華和太景4檔生醫股的市值逾10億美元(300億台幣),領軍新藥股的太景是台股首家不適用票面10元的公司,不過因發行股數超過6.9億股,該股的市值已突破360億元,有機會衝破400億市值。

研發型新藥發展協會(TRPMA)理事長何壽川表示,國內上市櫃及興櫃的生技公司去年底總市值已達8,200億元,隨著IPO公司熱絡,預計今年中就有上看兆元實力。

他表示,截至2013年止,台灣上市的生技公司共有26家,股本總額377.9億元,總市值2,466億元;上櫃56家,股本總額387.54億元,總市值3,898億元;興櫃則有41家,總股本302億元,市值合計達1,834億元,合計的生技公司總市值已達8,200億元。

另外,若就本益比來看,平均PE約30倍,部分公司甚至高達100倍,以市值和資本相比約6~10倍,PB多在3.5~5倍,足見市場相當熱絡,而且,如果加計食品、生活等廣義生技應用來看,生技產業應該就是台灣最大,且是未來50年最重要的產業之一。

就基本面看,即將開花結果的新藥族群,若以不含植物新藥等指標性公司來看,未來3年,將有太景、寶齡、基亞、智擎、浩鼎、藥華、北極星(新東陽集團轉投資)、中裕、杏國等公司旗下新藥可望拿藥證或申請藥證中。雖然是進入新的里程碑,但生醫業界也認為,不過,由於取得藥證將面臨業績銷售的結果和權利金的拆解狀況,因此,該藥公司的股價走勢戲碼,可能會由去年的本夢比行情逐步接受本益比的考驗。

醫美保健食品部分,則受惠「類高端消費」時代來臨,合計超過4兆人民幣市場商機,吸引廠商爭相卡位。

一般認為,除「救急、救命」藥物、醫材外,「類高端消費」的保健食品、隱形眼鏡、眼科雷射手術、醫學美容產業,將創造未來黃金十年的榮景,包括F-麗豐、曜亞、佳醫、雙美、科妍,葡萄王、大江都將是大贏家,精華、金可則持續高獲利表現。

PIC/S藥廠部分,則受惠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(TFDA)已祭出在2014年底前,本土藥廠須通過PIC/S GMP標準,否則不得製造及販售藥品政策,此舉將讓本土目前約163家藥廠進行大整合,有一半藥廠可能因設備未升級而慘遭淘汰。

另外,由於國內新發藥證很慢,醫業界認為,國內可能也會出現藥品荒,而讓擁有PIC/S認證的藥廠可望受惠,而國外則因醫改政策,美國、日本和亞洲新興國家政府力推學名藥政策,導致代工訂單大量釋出,激勵本土學名藥廠啟動外銷成長動能。

目前中化、南光、安成、生達、美時、法德藥等都搶進美國,並鎖定困難學名藥和第一學名藥領域,其中美時因與艾威群集團結盟,成為其亞洲總部,今年營運估增4倍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新藥股 仍是市場主流

作者: 杜蕙蓉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4年2月3日 上午5:50

工商時報【杜蕙蓉】

生醫產業儘管第4季由於資金轉移,股價陷入整理,但隨著今年太景、寶齡、智擎和基亞等新藥股有機會拿到藥證,也激勵新藥股依舊是市場的主流。

學名藥股部分,除了有2014年底前,本土藥廠須通過PIC/S GMP標準利多外,與國際藥廠的結盟接獲代工訂單和進軍美國P4和困難學名藥市場,都將大有斬獲,去年底美時已獲美國艾威群集團以2億美元購67%股權。

醫美、保健食品、通路部分,則因「類高端消費」時代來臨,合計超過4兆人民幣市場商機誘人。

醫材部分,隱形眼鏡雙雄精華(1565)、F-金可(8406)在外銷大陸市場奏捷中,今年獲利仍成長率以3成起跳。

基亞 肝癌藥授權歐美

基亞(3176)在肝癌藥PI-88,完成三期收案後,預計今年可獲台灣TFDA藥證,是全球第一個核准做為肝癌術後預防復發的藥物,上市後全球市場銷售額初估將達200億~300億元,目前已有3家歐美國際大藥廠洽談授權中,授權金目標訂為2億~4億美元。

另外,該公司預計3年內將成為一個有新藥、疫苗、醫材、學名藥廠、診斷試劑和單抗平台的全方位生技集團,並有6家IPO公司,進度最快的是基亞疫苗、溫士頓醫藥。

金可 外銷、虛擬通路並行

金可(8406)今年以外銷和虛擬通路並行方式,拉出成長動能。目前已在天貓成立形象館,最快第二季底,就會正式跨入電子商務,並針對不同網站量身打造包牌(專賣)產品。

外銷市場部分,則依照客戶意願採取品牌、代工雙頭並進方式,目前歐洲、日本和東南亞市場,已獲客戶訂單,日本將採代工或用「海儷恩」品牌供貨給區域通路商。由於市場把握度高,未來每年至少會擴建5條生產線,預期2014年總產能將達到2.5億片、2015年則可達4.5億片。

麗豐 搶進大陸二、三線城市

麗豐(4137)2014年是採雙箭齊發和「女人勇敢愛」新標語啟動新一波成長力道,除了克麗緹娜品牌將搶進二、三線城市外,年初亮相的第二品牌,則以網路通路為主,預計在目前最夯的「天貓」商城網站成立官方旗艦店。

至於已在兩岸坐穩第一美容保養品龍頭的克麗緹娜,在兩岸加盟的護膚中心已達3,300家,也積極搶攻二、三線城市,預計未來三年內將以成長至5千店為目標,因此,今年起每年的展店約600-700家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GMP清查 僅1件待確認

作者: 【中央社台北二十七日電】 | 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4年1月28日 上午12:00

經濟部工業局今天公布最後一波食品GMP認證產品清查結果,七類共一九一五項產品中,僅一項待確認,其餘檢驗結果皆合格。

食品GMP認證產品共三六二二項,工業局自一○二年十月下旬啟動全面清查,先前已公布四波清查結果。

工業局最後一波清查項目涵蓋罐頭食品、食用冰品、食品添加物、飲料-非果汁、冷凍食品、機能性食品及一般食品類認證產品共七類、一九一五項。

其中,主要依據食品衛生標準檢驗項目包括重金屬、大腸桿菌群、沙門氏菌、腸炎弧菌、赭麴毒素、總生菌數、李斯特菌、塑化劑、機能性食品類規格基準及標示宣稱等項目

根據工業局清查結果,上述七類、一九一五項認證產品中,一般食品類有一項需進一步確認,目前已將檢驗報告函送衛生福利部進行勾稽,其餘認證產品檢驗結果皆符合規定。

至於待確認的品項,工業局官員不願透露名稱,僅說該產品部分化學成分疑超標,需送衛福部進一步檢驗,若最後檢驗結果違反食管法規定,將可撤銷其GMP認證標章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添加物 須登錄

作者: 【記者陳敬哲/台北報導】 | 台灣新生報 – 2014年1月28日 上午12:00

媒體報導,國內許多化工行都會販賣食品添加物,但主管單位不明確,恐形成食安漏洞,食藥署昨(27)日提出澄清,依照現行食管法,製造、輸入、販賣食品添加物業者,都須強制登錄販售商品,若故意將非食品級或登錄外添加物販賣給製造商製造食品,可依法懲處。

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,今年十月一日前,所有食品添加物相關業者,都必須完成登錄,化工行當然也不例外,去年已展開特別計畫,針對化工行加強輔導,此外,地方衛生局也會定期稽查,違規者最高可處三百萬元罰鍰。

食藥署已要求化工行,必須食品級與非食品級分開擺放,不論單方或複方食品添加物,都必須明顯標示「食品添加物」字樣、正確使用範圍、用量標準、與使用限制,因此食品業者不論大小,都不能在以外包裝未標示為藉口規避法規。

是否將食品添加物獨立出化工行販賣,蔡淑貞解釋,依照目前商業登記法規,相關權責還在經濟部,修法仍有難度,因此改用登錄機制控管,不論是製造、販賣、使用未登錄的食品添加物,依法可處最高三年有期徒刑。

食藥署呼籲消費者與食品製造商,購買食品添加物時,一定要選擇商譽良好的商家,選擇標示完整的商品,不要購買來源不明、標示不清的商品,才能遠離食品不安全的風險,保障民眾身體健康安全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有礙國貿?基改食安存議 消基會憂食品源頭控管

NOWnews – 2014年1月27日 下午3:47

記者簡怡欣/台北報導

國際對基改食品造成人體健康影響仍存在爭議,消基會今(27)日指出,衛福部以增加貿易壁壘、已公告「基因改造黃豆及玉米為原料之食品標示事宜」等理由,將基改食品從《食管法》修正版本中剃除,保障民眾食的安全決心轉而表示沒有修法必要,態度讓人無法苟同。

《食管法》修正版本要求建立基改食品查驗登記、標示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、建立追溯及追蹤系統等方式,但卻因法條規定過於瑣碎,有礙經貿邊境執行上的難度,只將低度加工品列為控管項目,並以現已有玉米及黃豆基改標示相關規定為由,而將基改食品修正案從《食管法》修正版本中剃除。

但消基會指出,以歐盟為例,在2003年即訂定4法規逾60條基改食品規範,詳列基改食品的進出口、風險評估與審核、可追溯與標示、及基改微生物封閉使用等。消基會認為,歐盟已詳列基改食品規範後,才再次開放美國基改食品進口,但台灣卻不但只有行政命令,甚至管理類別也只包括玉米及黃豆2樣作物。

而國際上更有著基改水稻、番茄、甜椒、馬鈴薯等,甚至美國也將再有基改鮭魚及基改蘋果,卻沒有法律可以禁止直接進口及規範管理。消基會質疑,台灣僅被美國食品安全中心列為「低度標示基改」,標準只和泰國、越南、印度等同等程度,但國際間仍有許多國家對基因改造食品控管比台灣還要嚴格,「嚴格標示基改」的國家則高達38國、直接禁止基改食品的國家也有3國。

消基會認為,無論是從經濟貿易或是以現有法規來看,基改食品修正案仍是必要改變,只要是使用基改原料的食品就該標示,讓民眾能有充分資訊,自行選擇是否購買基改食品,政府應以預警原則確實從源頭管制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GMP7類1915項 經部:1項待確認,其餘合格

NOWnews – 2014年1月27日 上午11:45

記者顏真真/台北報導

經濟部27日公布食品GMP認證罐頭食品、食用冰品、食品添加物、非果汁飲料、冷凍食品、機能性食品及一般食品類認證產品共計7類、1915項認證產品檢驗合格結果,除一般食品類有1項需做進一步確認,已將檢驗報告函送衛生福利部進行勾稽,其餘認證產品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,

經濟部工業局已如期在3個月內完成28類所有食品GMP產品清查,27日公布最後一批包括罐頭食品、食用冰品、食品添加物、非果汁飲料、冷凍食品、機能性食品及一般食品類認證產品共計7類、1915項認證產品檢驗合格結果。

工業局說明,這次是針對食品GMP認證3,622項產品檢驗的最後一波,即依據食品衛生標準的檢驗項目包括重金屬、大腸桿菌群、沙門氏菌、腸炎弧菌、赭麴毒素、總生菌數、李斯特菌、塑化劑、機能性食品類規格基準及標示宣稱等項目。

對於這次檢驗的7類、1915項認證產品檢驗結果,工業局說,除一般食品類有1項需做進一步確認,並已將檢驗報告函送衛生福利部進行勾稽,其餘認證產品的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,至於待確認的這項產品,工業局不願透露食品名稱,僅強調,這項產品沒有衛生標準的問題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年節食品抽驗 脫水醃製蔬菜不合格率高

作者: 健康醫療網/記者張郁梵報導 | 健康醫療網 – 2014年1月23日 下午3:38(健康醫療網/記者張郁梵報導)農曆春節將至,為保障國人飲食安全並強化食品安全管理,行政院「食品安全聯合稽查及取締小組」日前啟動年節食品稽查。由衛福部、行政院農委會、經濟部及縣市政府衛生局等跨機關合作,針對全台年貨大街、大賣場、傳統市場販售的年節食品進行抽驗,總計共2215件;檢驗結果顯示,有181件不符合規定,平均合格率91.8%;不合格的181件產品以脫水蔬菜及醃漬蔬菜比例最高。

衛福部聯合全台各縣市衛生局針對即食豆製品類(零食調味豆干)、米濕製品(粿、年糕、發糕、米糕類等)、榖類食品(蠶豆酥、核果類等)、水產乾製品(蝦米、干貝及魷魚絲等)、肉加工品(香腸、火腿、臘肉、肉乾、肉脯等)、脫水蔬菜(雪針、金針等)、醃漬蔬菜(菜脯、酸菜、朴菜等)、糖果及果凍(顏色鮮豔糖果及果凍等)及蜜餞食品(芒果乾、金棗乾、糖漬水果等),進行重點檢驗,項目包括防腐劑、漂白劑、甜味劑、著色劑、亞硝酸鹽等。

此次抽驗總計共有2215件產品,不合格的181件產品以脫水蔬菜及醃漬蔬菜比例最高,違規主因是添加過量漂白劑(二氧化硫)及防腐劑(苯甲酸、己二烯酸);其次為蝦米等水產乾製品,主要違規原因以二氧化硫超量為主;蜜餞食品則是甜味劑超量。另外,農委會也針對8個農民團體所生產的酸菜、醃漬蘿蔔等21項產品進行防腐劑及漂白劑檢驗,檢驗結果都合格。

經濟部也針對食品GMP認證黃豆加工品、水產加工品、肉類加工品、冷藏調理產品、一般糖果(含巧克力、口香糖)、錠糖、果凍、海苔、堅果、麵包(蛋糕)、餅乾、漢餅及玉米餅、調味醬等13類產品,依據食品衛生標準進行檢驗,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、大腸桿菌、大腸桿菌群、重金屬及標示宣稱等項目,共計檢驗299項認證產品,且檢驗結果都符合規定。

不符規定的產品,衛生局都已通知販售商及進貨端業者立即下架,並依據違反《食品衛生管理法》規定處辦。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不合格的產品,則依違反《食品衛生管理法》第18條規定,最高可處製造業者或責任廠商新臺幣300萬元罰鍰,情節重大者得命其歇業、停業;若無法交代來源,則可以同法處分販售業者新臺幣3萬元以上、3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接下來,行政院食安聯合稽查取締小組將持續針對米、蛋、有機農產品及醬油等民生重要食品,陸續展開稽查取締行動,強化食品安全管理,並將公布檢驗不合格產品的資訊,依法進行後續處理,維護民眾食品安全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遠東科大與寶騰生醫 合作

作者: 葉圳轍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4年1月17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葉圳轍】

遠東科技大學精緻農業中心利用光源、照度、溫度與濕度等環控技術,來生產臺灣國寶牛樟芝,獲得業界重視。

昨(16)日與寶騰生醫簽署「牛樟椴木培育」的產學合作契約,所培育高品質的牛樟芝,未來將提供寶騰生醫生產相關保健食品。

王元仁校長表示,寶騰生醫投資累積相當數量的合法牛樟段木,專精菌種技術與生技保健產品研發。遠東科大則擅長運用植物工廠的科技環控技術培育道地牛樟芝,在成長速度與三萜類成分含量有卓越研究。

雙方的合作,長期將可望朝向「整廠輸出」,幫助更多的生技公司與牛樟芝菇農提升環境控制的品質與產能。

寶騰生醫董事長張慶月表示,該公司將提供校方培育所需的牛樟椴木與牛樟菌種,共同研發打造符合GAP、TAF、ISO 22000認證的先導型科技環控廠房。

遠東科大副校長鐘明吉表示:該校精緻農業中心建構的科技環控廠房,在培養牛樟芝方面,技術已有很大的突破,有信心成為該領域在國內學術機構技術最好的單位;本次與寶騰生醫的合作,希望未來能為國寶牛樟芝,在醫療原料品質標準建立上貢獻心力。

日前因食用牛樟芝所引發的食安問題,負責商業營運的遠東科大主任張彥輝表示,該校從椴木圖譜、滅菌、植菌、培育與採收,整個培育生長流程,都進行嚴謹管理與登錄,提供完整的生產履歷與成分認證,除了確保每片牛樟皆具有對人體保建的高成份元素外,也可卸除市場消費者對於食安問題的疑慮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中市抽查年節食品 魷魚絲防腐劑超標3倍

作者: 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 | 健康醫療網 – 2014年1月15日 上午8:58(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)年節的腳步逼近,業者陸續設攤開賣年貨,台中市衛生局到各地區傳統市場、量販店、超市等地,抽查市售的豆乾、魷魚絲、酸菜等72件食品,檢驗結果發現,有5件食品不合格;其中台中梧棲觀光漁港攤商販售的「魷魚絲」,檢驗出防腐劑己二烯酸,竟超出標準值3倍之多。

不合格食品,還包括大里區金住生鮮超市販售的「百寶貢糖」檢驗出黃麴毒素超過15ppb;豐原區市前路上免洗餐具行販售的「菜脯」,檢驗出防腐劑苯甲酸超標2倍,還有西屯區遠百愛買量販店販售的「酸菜」,檢驗出漂白劑二氧化硫;西區1家商行販售的「小欉朴菜」,檢驗出防腐劑苯甲酸含量超標。

台中市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,有些業者為了讓食品賣相較佳,像白瓜子或堅果類,會使用漂白劑二氧化硫,恐殘留的硫酸鹽會累積在人類肺臟內,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反應,引發哮喘、呼吸困難等症狀。

黃美娜強調,不合格的產品已交由各地方衛生局辦理,提醒民眾在選購食品時,一定要看清楚包裝標示是否完整標出商品原料、廠商名稱、地址、電話、有效日期,或是否添加食品添加物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GMP乳品、酒等6大類810項 經部:全檢驗合格

NOWnews – 2014年1月13日 下午8:17

記者顏真真/台北報導

經濟部工業局13日公布食品GMP認證乳品類、酒類、麵條、精製糖、澱粉糖、麵粉類認證產品共計6類、810項認證產品檢驗結果,全部都符合規定。

工業局說明,這次產品檢驗是依據食品衛生標準等進行檢驗,檢驗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內毒素、羊乳加測摻假、食品衛生標準(大腸桿菌、大腸桿菌群)、重金屬(砷汞鉛)、色素、酵母菌、黴菌、赭麴毒素A、順丁烯二酸、防腐劑(苯甲酸)、抗氧化劑(TBHQ、BHT、BHA、PG、NDGA) 、塑化劑及標示宣稱等項目。

根據工業局檢驗結果,食品GMP認證乳品類、酒類、麵條、精製糖、澱粉糖、麵粉類認證產品共計6類、810項認證產品均符合規定。其中合格產品包含瑞穗高優質鮮乳、統一布丁(雞蛋口味)、統一木瓜牛乳、味全果汁奶粉、味全全脂鮮乳、光泉果汁調味乳、林鳳營高品質鮮乳、味全雞蛋布丁、台農全脂鮮乳、養樂多等。

工業局強調,目前還剩飲料(非果汁)、食用冰品、罐頭、機能性食品、冷凍食品及其他一般食品等6類認證食品待清查,會在1月28日前檢驗完畢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