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快訊〉好市多義式切片火腿 含瘦精遭攔退運

TVBS – 2014年2月12日 下午2:02

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。

發現好市多從美國進口,大約600公斤的全天然義式切片帕瑪火腿,竟含有瘦肉精「萊克多巴胺1.8ppb」,違反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,目前已經遭退運,沒有流入市面;同樣也是知名品牌的德國「喜諾HERO杏桃果醬」在邊境被驗出含有毆蟎多0.04 ppm,進口數量92公斤,同樣必須退運或銷毀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黑心食品補償有夠扯! 消基會籲設消保基金

作者: 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 | 健康醫療網 – 2013年11月22日 下午4:06(健康醫療網/郭庚儒報導)今年黑心食品風波不斷,從毒澱粉、胖達人香精麵包、山水混充米、到大廠混充油品;消基會今日召開記者會痛批,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無所做為,而業者的卸責態度及補償方案,更讓消費者無法接受。消基會呼籲政府,應設立「消費者保護基金」,才是剝奪不當利得與救濟消費者最理想的方式。

消基會列舉黑心食品業對消費者的補償方案,包括「義美」使用過期原料製造小泡芙,業者宣稱捐出1500萬元給消保公益團體,「胖達人麵包」僅願意拿出25%購買金額的禮券,補償給欲退現金的消費者,不想等現金退費者可換購1.5倍購買金額的麵包等;該會表示,迄今未有任何公益團體收到義美捐款的消息;而胖達人麵包「根本是在出清商品」。

「山水米」業者則是依據退費與否加贈不同重量的日光米;被驗出販售的牛肉含有禁用瘦肉精「齊帕特羅」的王品集團「原燒」,僅同意消費者持發票退費,無任何補償措施。至於,牽涉到黑心問題油品的廠商,被行政裁罰者至今都還沒有繳,其中「大統長基」已在訴願中、「富味鄉」將提出訴願,「頂新」也在準備。

消基會指出,政府籌設的「食品安全基金」,其經費來源為行政裁罰的金額,但以「大統長基」為例,其財產已遭到檢方扣押,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,檢方刑事沒入有優先權,業者沒有錢去繳納高額的行政罰鍰,最終都不是回到消費者身上。

所以,消基會呼籲,應設立「消費者保護基金」,其經費來源透過無需消費者讓與請求權的「公益訴訟」,在訴訟後將所得經費用以充實基金、以民事手段取得,才是補償消費者最好的方式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安抓漏 GMP改「全廠全產品」認證

作者: | TVBS – 2013年11月6日 下午7:59

食品風暴持續擴大,擁有自家食品檢驗室的廠商,更顯得難得可貴,像是義美,在民國94年,就耗資6千萬買設備,找來20多名國內外碩學士,替自家產品安全把關,順利走過瘦肉精、塑化劑和三聚氰胺風暴,未來經濟部將改革GMP標章,不讓業者光憑幾項商品,就自稱「GMP工廠」誤導消費者,但消基會痛批,最有效的「尚方寶劍」,應該是以「攙偽假冒」,重罰黑心廠商1500萬,而不是以「標示不實」輕罰20萬!總統馬英九參觀的實驗室,就是義美自家打造的食品安全研究室,94年成立,找來國內外擁有證照的外碩士、學士,20多個人,替自家產品把關,斥資6千萬,順利走過許多風暴。

不論瘦肉精、塑化劑甚至三聚氰胺,義美都能全身而退,自家產品自己緊盯原料!如今就連兩岸員工超過8萬人的頂新集團,都捲入以低價油摻混冒充高價油的事件中,被衛生局罰款300萬,高層出面道歉,真的能挽回消費者的信心嗎?民眾李小姐:「對大廠牌的信譽,會產生疑慮的,不管之後產品是安全或怎樣,我覺得可能都會…不會再購買他們家的東西。」民眾蔡先生:「現在也不曉得怎麼挑了,沒辦法了。」食品安全這一張大破網,該怎麼補?經濟部說先改革GMP ,認證要從嚴,而且溯及既往,讓業者不再因為只有幾項產品符合認證,就自稱GMP工廠,新制將會規定,假設同一個工廠內的同類商品,沒全部符合GMP標準就不能拿到認證,明年一月修改規章就上路,衛福部食藥署也將從進出口、通路、產業、添加物和資訊透明,五大面向把關,這會有用嗎?消基會榮譽董事長謝天仁:「你的橄欖油只有一滴,或是只有10%、20%、30%,你怎麼可以叫純橄欖油,那不是假冒什麼才叫假冒,那不是攙偽什麼才叫攙偽?」產品魚目混珠,廠商大賺特賺,竟然都只以最高只罰20萬的「標示不實」一件一罰,而不是以最高可罰1500萬的「攙偽假冒」懲處,在替廠商一一貼上「劣」字同時,消基會也痛批,政府罰錢的標準,到底在哪?浪費修法時間,還不如落實重罰,防堵不肖商人,賠小錢,賺大錢!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安失守!大廠設實驗室把關 避風暴

作者: | TVBS – 2013年11月6日 下午7:59

食品風暴持續擴大,擁有自家食品檢驗室的廠商,更顯得難得可貴,像是義美,在民國94年,就耗資6千萬買設備,找來20多名國內外碩學士,替自家產品安全把關,順利走過瘦肉精、塑化劑和三聚氰胺風暴,未來,經濟部將改革GMP標章,不讓業者光憑幾項商品,就自稱「GMP工廠」誤導消費者,但消基會痛批,最有效的「尚方寶劍」,應該是以摻偽假冒,重罰黑心廠商1千5百萬,而不是以「標示不實」輕罰20萬。

大統董事長高振利(2013.10.26):「(葉綠素)在國外是很高檔的健康食品。」富味鄉董事長陳文南(2013.10.26):「(公司)主管統計棉籽油資料有誤。」不同廠牌,但賣的油,都混了不該有的成分,廠商被揭發後,負責人都一個模樣,就是把過錯全往外推,兩相比較,就有廠商自家產品自己把關。這是義美的食品安全研究室,94年成立,找來國內外擁有證照的碩士、學士,斥資6千萬,順利幫助義美走過,瘦肉精、塑化劑和三聚氰胺等食安風暴,總統馬英九還曾親自參觀,當初如果頂新也成立這樣的實驗室,也許如今高層就不必鞠躬道歉,罰款300萬,知名品牌接連出包,民眾不禁要問,義美可以,為什麼其他廠不行,政府難道不能強制規劃嗎?民眾李小姐:「對大廠牌的信譽,會產生疑慮的,不管之後產品是安全或怎樣,我覺得可能都會…不會再購買他們家的東西。」民眾蔡先生:「現在也不曉得怎麼挑了,沒辦法了。」食品安全這一張大破網,該怎麼補?經濟部說先改革GMP ,認證要從嚴,而且溯及既往,讓業者不再因為只有幾項產品符合認證,就自稱GMP工廠,新制將會規定,假設同一個工廠內的同類商品,沒全部符合GMP標準就不能拿到認證,明年一月修改規章就上路,但這有用嗎?消基會榮譽董事長謝天仁:「你的橄欖油只有一滴,或是只有10%、20%、30%,你怎麼可以叫純橄欖油,那不是假冒什麼才叫假冒?」產品魚目混珠,廠商大賺特賺,竟然都只以最高只罰20萬的「標示不實」一件一罰,而不是以最高可罰1500萬的「摻偽假冒」懲處,在替廠商一一貼上「劣」字同時,消基會也痛批,政府罰錢的標準,到底在哪?浪費修法時間,還不如落實重罰,防堵不肖商人,賠小錢,賺大錢!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安全問題不斷 保養品安全跟著受矚目

NOWnews – 2013年11月6日 下午11:11
記者王郁淳/台北報導

近期台灣食品風波不斷,從胖達人添加香精事件展開,美牛含瘦肉精問題、大統黑心油品也接連爆發,甚至連家更捲入保健食品危害爭議之中,讓民眾在一片譁然之際,對國家食品安全產生不信任感,並開始重視如何讓自己吃得安心、用得更有保障。

除了關於吃下肚的食物與人體健康有著密切相關,保養品在挑選方面也需特別仔細。不管男性、女性,每個人對於保養都有自己的一套,但如何在眾多保養品中選擇兼具效果與健康的產品並不容易,很多時候不適合自己肌膚,甚至添加過多化學成分的保養品反而會讓保養變了調。

為此,有越來越多業者開始強調簡單、自然、純粹,其中來自印度阿育吠陀古法配方研發的品牌,因其採植物性草本萃取、無防腐劑,且絕不進行動物實驗的訴求,成功贏得消費者的關注,不僅好萊塢明星、寶萊塢名模喜愛,就連已故空姐作家林亞若也曾撰文推薦。

總歸來說,素食保養品儼然已成為近年消費者愛用的潮流,更是許多名人大力推薦的重點。然而,在食安相繼爆出問題的當口,一如食品選購方面得多用點心,保養品的選擇也相對重要,才能在保障自己食用安全無虞的同時,減少不良保養品對身體的傷害,擁有美麗自信的健康外在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添加物 明年起強制登錄

作者: 記者崔慈悌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10月31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崔慈悌╱台北報導】

為管控食品源頭,衛福部近期將公告「食品業者登錄辦法」。明年起,食品中的添加物、肉品、水產品、乳品、健康食品、塑膠容器等都將強制登錄,未來食品若出問題,可迅速掌握供應鏈及流向。

今年以來陸續發生順丁烯二酸化製澱粉、大統油品違法添加銅葉綠素及攙偽造假、菁茵荋保健食品添加西藥成分、進口美牛檢出含禁用的齊帕特羅瘦肉精等事件。

衛福部表示,這類案件,大多屬於違法使用添加物,未來透過食品登錄管理制度,一旦出問題,有助迅速掌握食品上中下游的原料來源及流向。

衛福部食藥署已於今年8月預告「食品業者登錄辦法」,最晚12月19日前會公告,根據衛福部已預告的辦法,明年起開始分階段實施「強制登錄」。

第一階段適用業別是食品添加物、肉品業者輸入食品、水產品、乳品、塑膠類食品容器具及包裝業者、有工廠登記的餐盒、保健食品業。第二階段到104年,包括澱粉、生鮮冷藏蔬果業、大宗穀物業、連鎖速食業者也要強制登錄,強制登錄對象,涵蓋輸入、製造、販賣業者。

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,拒絕強制登錄又未限期改正的食品業者,將面臨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業者全都錄 食安政策趨勢

中央社 – 2013年10月29日 下午12:49

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9日電)亞太食品安全國際會議今天下午登場,國內專家將報告重大食安事件,以及5年到16年內實施食品業者登錄、強化食品履歷制度。

衛生福利部長邱文達擔任這次大會的榮譽主席,由於適逢近來連續發生進口米混充台灣米、食用油攙偽造假、進口美牛驗出瘦肉精禁藥等事件。但是,邱文達必須在立法院報告食安稽查及因應對策,無法出席今天的亞太食品安全國際會議並報告。

食藥署食品組長蔡淑貞說,食藥署也將在會中報告建立食品業者登錄制度,以及「食品雲」的食品履歷追蹤,這將是食品產業脫胎換骨的「陣痛」,卻是政策趨勢。

她說,趁著歐美日專家訪台的機會,食藥署也請教食品容器、不鏽鋼容器的管理方式,做為參考。

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(現改制為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)局長康照洲等人,將在會中報告近年台灣重大食品安全與食品詐欺事件,以及政府從嚴修訂食品衛生管理法、調整食品管理制度的進展。

第三屆國際食品保護協會由國際食品保護協會(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Food Protection,IAFP)主辦,今天至11月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,共有26國數百人學者、專家、業者及政府代表共聚一堂,提出最新研究報告及演說。

主辦單位表示,剛好最近食安問題接二連三引爆,這項會議有助台灣向國外取經,聽取各國專家學者意見。1021029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食品安全出包 中市衛生局成立中央檢驗中心因應

中廣新聞網 – 2013年10月29日 上午11:37

油品出問題,食品安全連環爆,台中市議員李麗華業務質詢時,邀請衛生局長黃美娜共進早餐,要求衛生局檢驗各品牌大燕麥是否安全,局長黃美娜允諾,一週內完成檢驗,並表示,衛生局已依市長胡志強競選政見,成立中央檢驗中心,購買兩千萬元儀器,各式食品檢驗應該沒有問題。(寇世菁報導)

問題油品,瘦肉精牛肉,食品安全連環爆,台中市議員質詢時關切衛生局稽查人力和經費都不足,如何確保民眾的食品安全。衛生局長黃美娜說,衛生局有三十八名食品稽查人員,負責全市兩百七十萬人的食品安全,人力確實不夠,除了稽查,重要的是源頭管制,各類食品進口商的商品資料也都要掌握。

議員陳天汶質詢也指出,過去大家都以為大陸是黑心食品國家,這兩年來不一樣了,台灣從塑化劑到大統混油,黑心食品愈來愈多,大家對政府愈來愈不信賴,連知名品牌都出包,顯然政府把關不嚴。

衛生局長黃美娜指出,有關檢驗食品的設備,市長競選政見中表示要成立中央檢驗中心,衛生局已經成立,也購買兩三千萬元儀器,各式食品檢驗應該沒有問題。

李麗華質詢時特別準備兩份早餐,有大燕麥、小魚乾、奇異果,當場邀請衛生局長共進早餐。議員說,她吃大燕麥十年了,許多四十歲以上的人多吃大燕麥,黑心食品愈來愈多,現在不免憂心這些大燕麥會不會有問題,要求衛生局進行檢查,為民眾健康把關。衛生局長允諾,一週內給結果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左右看:食品安全危機

作者: 本報訊 | 台灣立報 – 2013年10月29日 上午12:19

左看:社會內部的敵人

飲料含有塑化劑、麵食原料來自毒澱粉,熱炒油炸用的是黑心食油,減肥健康食品內含禁藥,現在就連做為餐飲業首席模範生的王品連鎖,其肉品也被驗出嚴重傷害人體的瘦肉精。在台灣,談到吃,簡直就是如臨大敵,只要是入口的,就是危機。吃,成為恐懼的來源。

其實也不光是「吃」,想想看我們在新世紀所面臨的境況:高傳染性的非典型肺炎、禽流感、電磁波、轉基因作物、生物複製、核幅外洩、極地融冰、海水上升、氣候驟變、金融危機……我們的「敵人」幾乎無所不在,分分秒秒在啃噬我們的神經,讓我們恐懼、害怕、寢食難安。

這是自1989年柏林圍牆倒下,冷戰結束之後的新局。彼時,敵人面目清晰:在西方,是對紅色政權的恐懼;在東方,則是對美帝和大資本的仇恨。於今,我們的敵人卻是沒有面孔,也沒有可以辨識的集團。在全球化的時代,訊息、資本、人員、商品快速流轉,沒有一樣東西有清楚的來源,當然也就很難找出明確的責任。也因此,我們的敵人也就變成無所不在,而且其手段越來越難以掌握。

只不過,食品安全問題讓我們明白,其實敵人不假外求,就在我們社會內部,黑心商人賺黑心錢,資本主義世界的市場競爭和唯利是圖法則,就是一切罪惡的源頭。

劉鳴生/研究員

右看:都會中產階級的健康想像

食品安全問題,從科學角度來看,無疑是被過度誇大了。從塑化劑、毒澱粉到油品問題,媒體製造恐慌,但是迄今未出現任何食用問題產品危害建康的實證報告,也沒有任何致命的案例。唯一可以明確究責的是「標示」不明,然則,在「大化學」時代,只要經過實驗室混合即可能產生新物質,即使生產者標示了,對消費者而言,可能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天書。

不管是加了起雲劑的飲料、加了順丁烯二酸的澱粉,或者混雜棉籽油的調和油,有些是為了增強口感、有些是為了添加色香、有些是為了降低成本,都是大化學時代的食品加工,其秘方或獨特技術的建康疑慮,總該有實證的醫學報告做為依據,否則,人云亦云,不僅對生產者不公平,也壞了社會人心。

何況,在自由市場的社會,每一個人的消費都可以有自由、自主的選擇。因此,不能排除有些人可能願意為了「口感」,寧願冒一點點的風險(譬如油炸食品有礙健康,卻還是有許多人喜歡吃炸雞、臭豆腐);或者,有人為了省錢選擇價格低廉而質量略遜的產品。

太過強調食品安全,是都會中產階級的想像。一切都要「有機」,都要「延年益壽」,而且把他們的標準強加到一切食品之上,這其實是自以為是,無視於中下階級受限於廉價消費的生活現實。

于尚白/媒體人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營養午餐食材線上查

中廣新聞網 – 2013年9月9日 下午12:43

從塑化劑到毒澱粉事件,引發民眾、家長對食品安全沒有信心,為了讓學生吃得安心,台北市政府推動「食材登錄平台」,第一階段已經上線,第一階段登錄對象為學校的午餐業者,郝龍斌市長說,從這個學期開始,家長可以透過平台,監控學生每天的午餐菜單,包括菜色、食材產地等,不僅讓家長放心、學生也可以吃得安心。(林麗玉報導)

臺灣接連爆發食品安全問題,從三聚氰胺、瘦肉精、塑化劑、到毒澱粉、香精麵包事件,讓許多家長擔心,孩子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,到底食材來源安不安全?為了幫民眾食的安全把關,台北市政府推動「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」,第一階段上線對象為學校的午餐業者,從一百零二學年度、這個學期開始,台北市的學校午餐團膳業者,會將每天的午餐團膳業者名單、菜單菜色照片、食材產地等,全部登錄在食材登錄平台。郝龍斌市長說,經歷這麼多食的疑慮,許多家長擔心,到底什麼可以吃,不過台北市約有十三萬的學生,可以透過這個政策,讓學童吃的安心。甚至預計今年底,北市衛生局也會將便當、進口牛肉、生鮮蔬果等業者,透過擴大食品類別,也會陸續登錄在平台上。北市衛生局表示,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上線,有二十家團膳業者參與,服務台北市一百四十五間國中小學,目前可以查詢到5174樣食材、19008項菜色、及284家食材供應商的資訊。

食材登錄平台上線,每天上午十點半以後,家長就可以透過平台,即時查詢當天學校午餐內容及菜色照片,瞭解孩子在學校吃的安不安全。甚至為了讓平台永續經營,不僅將學校午餐食材登錄,納入今年OK 認證規範,明年更將會列入學校的午餐合約,強制團膳業揭露食材資訊,一旦有任何食品安全疑慮,就可以透過追溯管理機制,更快速追查問題食品來源。至於如果有業者登錄不實,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,會以輔導為主,操作上也會採記點制,遭記點業者,將會影響OK標章認證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